斩棘而进,2024青岛年度经济成就发布!
8月5日,由青岛市企业联合会主办的“架桥汇智激活力、政企同心促发展”政企恳谈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由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民营经济局指导,市企业联合会、青岛日报社、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青岛经济成就宣传发布同时举行。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青岛经济事件:
2024年度青岛经济人物:
活动也同时发布了2024年度青岛经济新锐人物、2024年度青岛榜样企业及提名、2024年度青岛新质领航企业、2024年度青岛国际贸易先锋企业。
在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分享环节,海尔创新“无人家务”场景方案、海信视像高画质、低功耗超高清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覆盖ESG实践、创新驱动、开放共享的48个典型案例成为标杆示范;更有海尔新能源、山港投资等10名企业家代表围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提出问题和建议。
作为青岛企业界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事,青岛年度经济成就宣传发布活动堪称青岛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而为呼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新命题,今年的活动创新设立新质领航企业评选——创新奇智、宸芯科技等20家企业获得推荐;新增国际贸易先锋企业遴选,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得推荐。
前浪不息,后浪奔涌。
青岛经济界从领军人物到标杆企业,从重大事件到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现出翻涌的经济浪潮中青岛扬帆破浪的奋进之姿。在标杆典型中萃取实战经验,这些闪耀的成就不仅镌刻着城市经济的年度记忆,更照亮了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系列经济成就,见证着一年来城市经济发展领域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在青岛“10+1”产业新图谱中标记下了重点,从中得以洞见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势能。
纵览十大年度经济事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始终是贯穿其间的主线:
政策组合拳高效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稳固了科创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地位,海洋经济作为青岛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在海洋工程、蓝色种业等新兴产业的突破,“数字青岛2.0”工程深入推进、海尔、海信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等,都是青岛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所处优势地位的直观显现。
获得推荐的企业,同样精准对应着产业梯队培育。
榜样企业如海信集团、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等,代表着青岛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成果,他们是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领航人;新质领航企业则涵盖创新奇智、特来电新能源等20家企业,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体现着青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战略布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经济人物和新锐人物的推荐名单,人们可以一窥产业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力量——他们有的来自地铁、银行、物流等关键领域,有的则在物联网、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中崭露头角。
这种人才与产业的联动,恰是通过城市认可得以强化,从而进一步牵引“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正如逢时科技的董事长高以成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家省级瞪羚企业将深耕海洋生物制品赛道,力争把企业打造成城市的海洋科技名片。
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48个项目,同样全面覆盖了产业创新的各个维度。
从海尔机器人科技的“无人家务”场景方案,到海信激光显示的核心器件创新,再到青岛港的智能码头技术应用,这些案例涉及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数字转型等关键领域,与“10+1”产业体系中的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高度契合,全面映射了“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建设成果。
对年度经济事件、经济人物、榜样企业、典型案例的梳理,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经济成就的总结,更是城市“风向标”对未来产业方向的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2024年度青岛经济成就和往年相比,有多个方面实现创新与提升:
青岛创新设立了新质领航企业和国际贸易先锋企业两个项目,共30家企业获得推荐;创新征集形式、扩大征集范围,活动覆盖更加广泛全面,申报企业进一步增加。同时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征集进一步细分为ESG实践、创新驱动、开放共享3个类型,全面概括高质量发展的完整内涵。
这些创新点折射出城市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不断追求,也是对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的进一步放大。梳理今年的这些新变化,不难看出“创新”和“开放”是如今青岛发展所注重的“关键词”。
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可观动力。青岛也更需要一批拥有前沿科技和颠覆式创新成果的企业,为参与未来竞争积蓄动能。
另一方面,青岛也在放大自身开放特色,依托上合示范区、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如今,青岛进一步培育、支持一批外贸企业和优秀案例,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本次获推荐的案例和企业,正是城市发展“新力量”的“代言人”。
以新质领航企业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开发了行业领先的AInnoGC工业大模型,通过蒸馏DeepSeek-R1,在更广泛的工业环境中实现部署应用。而且,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链主”,创新奇智也在持续发布需求,引领城市中更多企业融入发展生态。
聚焦海外市场,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坚持全球布局与深度本土化策略的结合,推进全球35个工业园深入23万个销售网点,贴近全球用户;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信这一龙头企业“走出去”的平台,推动海信家电旗下海信系冰箱在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12个国家实现销售量或销售额第一。
从一系列变化中能够看出,青岛正在以更新、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多有价值的企业被发现、被肯定,也将为城市带来更大的助力。
让青岛能够保持这份敏锐的关键,就在于青岛一直注重构建政企沟通渠道,通过及时聆听企业的诉求来把握发展方向,保持对市场的感知。
在发布2024年度青岛经济成就之后,一场政企恳谈会立刻“接棒”。来自新协航物流、海尔新能源、山港投资、海信视像等公司的10名企业家代表,围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提出问题和建议,另有20多家参会企业书面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和建议,内容涵盖供应链金融、发展绿电、航运服务业专项规划、加强“链主企业”整合资源、支持企业技改和自主研发、支持企业园区招商等多个领域。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炜就作为分享者提供了他在行业内的观察和思考。作为显示行业的头部企业,海信视像一直在坚持供应链的智能化、可视化,面向全球积极布局。他建议青岛支持链主企业整合资源并设立专项补贴,对本地中小供应商给予一定支持。山东港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倩也带来了出台航运服务专项规划政策包、设立专项基金、吸引头部航运企业聚焦青岛的建议。
缩短沟通距离,形成即时的反馈机制,这些问题,也得到了青岛及时地回应。
恳谈会上,民营局、交通运输局、工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依次发言,针对企业提出的痛点难点进行回应。接下来,青岛将开展融链建链活动,帮助企业拓场景、找订单,针对航运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建立相关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并建立中长期规划,推动产业发展再上台阶。
实际上,听到这些“企业声音”,也是在加速塑造“城市信心”。畅通的渠道,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鼓励着一家又一家企业扎根城市,在良性互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江眼里,这次活动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家在青岛的信心,同时也确实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在接受采访时,他希望这次活动在连接政企的同时,也为未来交流打下基础,共向发展的未来。
2024青岛年度经济成就,真正指向的是未来的方向。